俗话有云:“善有善报”财富配资,意思是行善之人最终必定会得到回报。无论善行大小,只要播下了善因,就一定能结出善果,这是人间亘古不变的真理。清朝时期,便有一位官员因一场误会,错把自己辛苦积攒多年的三百两银子送给了一位十八岁的少女,而这个无心的举动最终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运。多年后,正是这段因果让他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回报。这个官员的仕途也因此一路顺风,最终步步高升,成为了四川总督。那么,这位因善念而获回报的官员究竟是谁?他身上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?今天我们一同来探寻一下。
吴棠,作为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,在历史中有着极高的声誉。在那个官场腐化,贪污成风的时代,吴棠却坚守清廉,不仅为百姓谋福利,且自己并不贪图私利。作为一名封疆大吏,手握重兵,但他却从不为自己的财富而动摇,这在当时的官场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。因此,吴棠在四川地区的声誉无可挑剔。当地百姓提起吴棠时,几乎没有不称赞他的。可谁能想到,这样一位深受民众爱戴的好官,最初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县令而已……
展开剩余81%吴棠的仕途起步并不显赫,他通过自己的努力,成功考取了举人,并被吏部任命为七品县令,赴淮安府桃源县任职。刚上任时,他便小心谨慎,深知自己才疏学浅,心中惴惴不安,生怕犯错误了朝廷的事宜。在县令任上,吴棠事事亲力亲为,特别关注民生问题,不论是大小事务,他都会仔细调查,力求做到公正、无私。这种对百姓的关心和责任感,让他在任期内深得民心。当地百姓几乎都亲切地称他为“好官”。本应得到重用的吴棠,却因为在官场上行事清廉,反而遭到了排挤。那时,贪官污吏已经是官场的普遍现象,而像吴棠这样拒绝与腐败同流合污的官员,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。即便如此,吴棠从未因此而抱怨,他认为,作为一名官员,就该为国为民,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去做官。
尽管吴棠因不与腐败官员同流合污,仕途一直没有大的进展,但他始终坚信“善有善报”。不久后,一件改变吴棠命运的事件发生了。有一天,他收到了好友去世的消息。得知好友的儿子正将遗体带回故里,途经他的管辖地。吴棠一时悲痛万分,想起了与好友的深厚情谊,不禁泪如雨下。可是,好友已经去世,哭泣也无法改变事实。于是,吴棠决定亲自去慰问好友的儿子。可转念一想,自己身为朝廷命官,不能擅自离职。于是,他便决定让下人带着三百两银子和自己亲笔写的拜帖,去替自己表达哀悼之情。
三百两银子对其他官员来说可能不算什么,但对于吴棠而言,这却是他多年来辛苦积攒的积蓄,是他表达哀思的心意。吴棠亲手写好了拜帖,叮嘱下人一定要将银子和拜帖亲自交到好友儿子手中。下人听命后,便带着吴棠的心意出发了。没过多久,吴棠的下人来到码头,看到了一艘游船。船上隐约传来了哭声,下人心想,应该是好友的家人了。吴棠曾说过,好友只有一个儿子,然而下人并没有特别留意这一点。于是,他走上船,在哭声指引下,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少女。
下人询问后得知,少女正是在为父亲吊唁。于是他便误以为这就是吴棠所说的“好友的后人”。于是,拜帖和银子交给了这位少女,并转身离开,回去向吴棠复命。吴棠听后十分疑惑,自己的好友只有一个儿子,而这位少女又是怎么回事呢?下人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弄错了,于是急忙带着吴棠去核实情况。
吴棠亲自来到码头,见到了这位年约十八的少女。看到她失去父亲的悲痛,吴棠顿时感到心中一阵复杂。情感上,他不忍心把这三百两银子收回,因为这位少女刚刚失去了亲人,家境贫寒,父亲的去世让她一家陷入困境。而从理智上看,自己与这少女并无深厚的交情,凭什么将自己辛苦积攒的银子送给她呢?然而,最终吴棠决定放下心中的疑虑,认为这不过是行一件善事罢了,于是便不再追究。他安慰了少女几句,随后前去见好友的儿子,继续办理自己的公务。
吴棠很快将这件事抛诸脑后,继续全力投入到治政工作中。不久后,吴棠被调任至清河县,期间成功组织军队,击败了叛乱的太平军,保住了清河县。按理说,他应当因为这次的功绩而得到朝廷的重赏和提拔,可出乎意料的是,吴棠只是被升为巡海道员而已。
这一升迁让吴棠心中充满了不甘和郁闷,毕竟自己已经担任了八年县令,结果却仍旧停留在一个不起眼的职务上。吴棠心中生出了不少感慨,甚至开始思索起退休后的生活。正当他准备接受自己无法升迁的命运时,突然,他收到了一纸调令,告知他将调任江宁布政使,兼管漕运,官品从原来的从四品升至从二品。
这一变故让吴棠大吃一惊,他本以为自己已经与升迁无缘,没想到竟然得到了如此重大的调任。虽心中有疑惑,吴棠依然打点行装,准备赴任。升官后的吴棠原本以为自己只是运气好,碰巧得到了天赐之机,但没想到,这仅仅是一个开始。两年后,他被任命为漕运总督,再过一年,又升任江苏巡抚,紧接着成为了两江总督。
吴棠的仕途不断高升,数年间,他几乎做遍了南方多个省份的封疆大吏。最终,吴棠于1867年成为四川总督,四年后兼任成都将军。站在仕途巅峰的吴棠,回想起之前那八年的艰难岁月,感到无比迷茫和困惑,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才能一跃而上,成为一位封疆大吏?
事实上,吴棠的仕途并非偶然,而是源自于当年那场“美丽的误会”。那个收下吴棠三百两银子的人,正是叶赫那拉·杏贞。她的父亲去世后,家道中落,但她依然参加了咸丰皇帝的选秀,并成功入宫。几年后,她成为了慈禧太后。吴棠的升迁与慈禧太后的关照不无关系。慈禧太后之所以会提拔吴棠,正是因为他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,送给她三百两银子的恩情。正所谓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”,吴棠的善行最终得到了回报,而这一切也源于当年的无意之举。
从这个故事中财富配资,我们不难看出,善良与付出总会在某个时刻回到自己身上。无论是大是小的善举,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。你是否也曾经历过这样的“善有善报”呢?
发布于:天津市常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